如今的廣告行業,似乎不約而同的將「出圈」當成了第一目標,那些能讓人停下來思考,深藏記憶的創新廣告,似乎正在消失!
如今的廣告,電梯里,魔性的叫聲、地鐵站里夸張嚇人的創意,甚至各種玩梗翻車,在互聯網上,拉踩友商,無限對標也成為常態!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自然,作為一些巨頭企業,他們應該知道很多廣告方式和內容并不好,但為何在一條道上的翻車卻前仆后繼?
或許,在這個注意力分散的時代,爭議,成了廣告行業的普遍追求,審美與創意,卻成了耗時耗力耗錢的玩意!
就好比今日的一個熱搜話題——「蕉內地鐵廣告被指辣眼」。
這個廣告到底有多辣眼睛呢?小柴詞窮,不知道怎么形容,小柴給大家看看畫面,比如下面這樣的。
還有這樣的……
以及這樣的……
看到這畫面,有網友在社媒發帖稱,自己在地鐵站上乘坐電梯時看到蕉內的保暖衣廣告,直言「被嚇一跳」,辣眼睛……
相關話題沖上熱搜后,引發網友熱議,有網友表示:「好詭異啊」
「這是人類能想出來的嗎?」
也有人表示:「本身就是內衣品牌,保暖衣類的,只不過圖片稍微密集些,這種創意可能讓某些人不舒服了吧」
「我的天吶!蕉內廣告真能這樣上首都的地鐵廣告位嗎???這廣告品味好尷尬,尷尬到丟了北京文明,真是極度辣眼睛啊!!!」
「這已經不是視覺污染了,更像是一種霸凌和攻擊」
「果然好辣眼睛,沒有一點審美可言。太粗暴了,真是亮瞎眼。沒買過這個品牌的東西,主要是對這個品牌名也沒什么興趣,總感覺是一個藥名。」
「確實有點不雅,廣告的本質是溝通,而非自我表達。希望這場爭議能讓品牌明白:真正的品牌辨識度,從來不是靠怪異造型刷存在感,而是讓創意成為產品的“放大鏡”而非“擋箭牌”。畢竟,再另類的營銷,也抵不過“產品好用”四個字的口碑力量。」
「這種造型不僅沒有起到突出產品的作用,反而因為過于另類,讓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模特的發型和奇怪動作上,毫無購買欲。」
不過也有網友認為,并沒有不妥!「還好吧,不就是秋衣秋褲嗎」
「你們一個個的露著半個大腚滿街跑不覺得辣眼,上下叉從上到下從下到上開到肚臍眼不覺得辣眼,每天穿著鯊魚褲上班逛街不覺得辣眼,人蕉內規規矩矩的保暖內衣就辣眼了??」
也有網友認為:「引起評論的廣告都是好廣告,不然誰知道這個品牌!黑粉也是粉的廣告版!!」
「我發現這些大品牌真的很愛 特立獨行,很喜歡標新立異,很喜歡與眾不同,抓人眼球,設計的時候目的太明顯了,所以忽略了很多東西,真是一個不合格的設計師,也不是一個大品牌該有的格局」
對于廣告爭議,蕉內客服表示,這個保暖套裝的產品拍攝圖若給顧客造成體驗感不好的情況,后續會將相關情況上報并同步給公司。地鐵工作人員表示會記錄向上反饋。
但話說回來,這樣的廣告無疑是成功的,效果從覆蓋面有限的線下地鐵站,覆蓋到了全網,可以說,花不多的錢,實現了高效傳播,這或許也是這些年,廣告創意大變的關鍵原因……
那么小柴怎么看這個廣告呢?
柴狗夫斯基??
作者|小柴伍號
編輯|譚松
關鍵詞:
廣告
品牌
眼睛
產品
網友
審美
地鐵